中山大學首創 高階水下文化資產學程

2016-08-16 02:44
中山大學首創 高階水下文化資產學程

「鐵達尼號」於1912年撞上冰山沉沒,近百年後,搜索隊在大西洋打撈發現數張甲板躺椅;除了電影《鐵達尼號》演繹的淒美愛情劇情,每艘海底沉船背後,其實都有不同的故事。國立中山大學首創全國唯一的「高階水下文化資產專業學程」,課程包括水下考古、水下文化遺產再利用、海洋相關法律及高階潛水調查技術、海底工程探測資料處理等,帶領全國大專校院學子及民眾一同揭開水下文化資產的神秘面紗。

中山大學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今年六月共同簽署「文化資產學院策略聯盟意向書」,並合作設立全國唯一的「高階水下文化資產專業學程」,提供全國大專校院大學部高年級(大三、大四)與碩士、博士班學生,以及至多5名隨班附讀的社會或在職人士修讀,為台灣培育水下文資產保存、保護與管理所需之高階管理人才。

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所長胡念祖強調,去年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「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」,使得臺灣在陸域「文化資產保存法」體制外,「開創一個新領域的法律體制」。他提到,很多人聽到水下文化資產,第一個念頭便是「撈寶」,但其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所通過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」之要求,及國際社會主流思潮均以「現地保存」為首要選擇,而非發掘出水。再者,水下文化資產之保存、保護與管理更涉及國家權責及強烈涉外性,有其外交敏感度。胡念祖透露,台灣周邊海域因獨特的殖民與移民歷史,存在著許多國家與民族遺留的古沈船,像是澎湖水道和東沙島海域都存有大量各國水下文化資產,值得重視;政府立法後,在執行面更需要大量的相關專業人才。

中山大學首創 高階水下文化資產學程

中山大學首創 高階水下文化資產學程

胡念祖以鐵達尼號為例,他說,鐵達尼號在武昌起義同年下水、民國元年首航沉沒,但卻在1985年才被發現沉船遺址,後續除了被拍成電影,因打撈古船衍生出的所有權問題,更導致一系列國際多邊條約制約,以及國會立法、法院裁判,其重要性不容小覷,「水下文化資產影響既深且遠」。

中山大學表示,全國唯一的「高階水下文化資產專業學程」整合各領域課程,主要涵蓋海洋相關法律、政策、文化民俗誌、水下考古、水下文化遺產等,另外也包括潛水、海底調查、應用測量、工程等相關選修輔助水下技術知能。除專業課程,學程也邀請相關領域專業講者在系列演講中分享專業知識,並安排實務參訪。

「高階水下文化資產專業學程」第一期成果豐碩。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戴琦珍認為,課程獨特多元,課堂上的實例講解與踴躍討論使學生易學以致用。就讀中山海洋科學系四年級的學生張義成已拿到國際潛水教練證照,他表示,修習此學程讓自己正視到台灣在水下文化資產這一塊領域,確實落後其他先進國家好幾十年,他也期望未來應用所學,推廣國內水下文化資產。

學程學員、高雄市立圖書館秘書兼主任張清斌開心表示收穫滿滿,學得很多外界較難接觸到的海洋相關課程,諸如國際談判、公約、條律之制定與發展,及海洋大地工程技術等,學程提供嶄新思維,加上課堂實例說明漁權爭端、海洋權益、環境保護等相關議題,讓人更深刻體認水下文化資產保存議題深具發展潛力。張清斌也十分佩服胡念祖所長幕後將近二十年推動「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」草擬立法的努力,修讀學程後啟發甚深,未來將持續深入瞭解水下文資相關領域,並考慮進入碩士班繼續鑽研。

guest
0 路過留言
內嵌反饋
檢視所有留言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