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地區從6月13至20日因連日豪大雨,竟造成路面坑洞4662處,工務局加派32組機具,不分日夜、假日派員趕工,統計至6/28,才全數修補完畢,並強調已爭取到前瞻計畫補助,將分3年投入14.38億元,用於道路鋪面改善。
有人質疑雨後坑洞多是施工不良,工務局解釋,道路材質跟一般物質一樣有生命周期,隨著時間,會因衰退出現裂縫,當雨水滲入就會發生崩解造成坑洞,尤其高雄夏季高溫多雨、重車比例又是全台最高,影響使用周期。
因此道路鋪設完成後,如未養護就開放,會大幅減低道路壽命,對此高市府針對鋪設完成後的道路會先將道路封閉養護,等到6小時的養護作業結束,或著路面溫度降至50度以下才開放通行,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壽命。
為提升鋪面的耐久性,工務局近年來除使用傳統瀝青及天然骨材,還搭配使用改質三型瀝青及轉爐石。對於工業區及港區道路常面臨路基承載需求超過原設計載重,也都一併進行路基改善,以延緩車轍、坑洞的產生。
工務局指出,此次連日豪大雨,造成小港中山、沿海路,因基層軟弱、重車量大而重創,已向中央申請補助4.61億,總經費共7.68億從今年起分3年逐段改善,全巿今年度共獲前瞻計畫補助14.38億元,將分年執行到2020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