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殺了文蛤? 中山大學首發現原因

2020-09-02 09:50
誰殺了文蛤? 中山大學首發現原因

國立中山大學發表台灣養殖文蛤首次DNA調研結果,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廖德裕、教授劉莉蓮團隊以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研究,首發現台灣本土養殖文蛤基因多樣性偏地,恐不利存活,也間接說明,文蛤養殖近來持續發生大量死亡與生長緩慢等問題,可能肇因於此。

副教授廖德裕指出,有關文蛤死因眾說紛紜,經研究發現,最有可能的是,在人工繁殖一開始挑選貝族大小是關鍵,「從野外引入野生文蛤,來增加養殖文蛤基因的多樣性,是一個可行的解方。」教授劉莉蓮進一步解釋,過去文蛤基因多樣性低可能還不至於有不利生存的隱憂,但在氣候變遷、養殖環境改變等大環境變動加劇的挑戰下,養殖文蛤的DNA恐無法有效因應多變的現實狀況。此外,團隊研究也發現臺灣的養殖文蛤不是早期認定的文蛤(Meretrix lusoria),而有可能是中華文蛤(M. petechialas),但確切的分類仍需進一步研究,這些從基因多樣性角度切入的發現,對協助漁民與漁政單位找出有利文蛤存活的對策提供了新管道。

誰殺了文蛤? 中山大學首發現原因
▲國立中山大學首次發現文蛤基因多樣性低能影響存活率。(圖/國立中山大學)

針對養殖文蛤常出現不明原因死亡,漁政單位和學界皆提出影響因子,包括氣候異常、底質缺氧、水質惡化、底土污染、病菌危害、養殖管理不當或基因窄化等。不過,相較於日本、韓國、中國、泰國等國家紛紛投入文蛤基因多樣性研究,台灣一直沒有本土相關調研成果,中山大學研究團隊費時一年多,比較台灣的養殖文蛤與中國沿岸野生族群的基因多樣性後,結果導向本土養殖文蛤的基因多樣性偏低,存活率恐受影響,這也是率台灣學術界之先、本土養殖文蛤基因調研的第一個成果。

「台灣的養殖文蛤的確有基因多樣性偏低的現象。」中山大學海科系教授劉莉蓮、副教授廖德裕副與助理黃瀚霆、碩士生包家寧組成研究團隊,蒐集金門、淡水的野生文蛤與各地養殖文蛤進行DNA調查研究,團隊發表論文已獲刊於國際期刊《水產養殖研究》(Aquaculture Research)。

延伸閱讀